构建枢纽经济 释放发展新动能——我市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近年来,我市紧抓机遇、乘势而上,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性物流枢纽,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形态趋势。如今,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物流为主、工业品物流与商贸物流并重的物流产业体系。去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实现35.27亿元,公路运输总周转量为3106838万吨公里、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5926.59万件。
清晨,走进吉林省万邦东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从蔬菜、水果到畜禽肉类,再到粮油副食和冷冻品,一辆辆货车搭载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进进出出,一派忙碌景象。
东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占地26.7万平方米,初步形成商、仓、流一体化的农产品产业集群,通过各功能分区协同配合,提供分拣分级、包装换装、初级加工、农残检测、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等全链条综合服务,形成立足四平、辐射东北、对全国的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格局。
“现阶段中心部分农产品已集散全国,与近200家农产品专业型产地合作社深度联盟合作。综合农产品批发种类已超过1200种,入驻一级果蔬批发商户1550户,年交易额超百亿。”该中心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中心配套筛选分级车间已投入运营,配备2套大型农产品筛选分级设备,日加工量可达100余吨,全年累计筛选分级广西武鸣沃柑、四川眉山砂糖橘、广西柳城蜜桔、广西荔浦砂糖橘达2万余吨。今年1月22日,首家“B+C”模式农产品超级市场“01号”样板间已正式开业,招引149家农产品企业入驻,主营蔬菜、水果、肉类、副食等农产品批发零售。开业期间,日客流量达2万余人次,日交易额近40万元。
我市作为吉林省向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东北地区物流半径最短的城市,既有“物”的基础,产业实力丰沛雄厚、货物需求旺盛。又有“流”的优势,区位优势显著、路网四通八达。“近年来,随着生活消费水准不断提高,冷链物流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在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产业链延伸以及民生保障供应、稳定物价方面,发挥着逐渐重要作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我市积极地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重要的绿色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节点城市。目前,东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建设项目新增冷库规模达到6万立方米,冷链物流配送网络已辐射至500公里范围。双辽市城乡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47亿元。目前,快递物流分拣车间基本的建设、钢结构主体框架柱及连梁安装、冷库车间桩基础、综合办公楼配套土方工程已完成。四平市宏平肉业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冷链智能车间)项目总工程量已完成45%。
城乡高效配送对于畅通城乡流通渠道、活跃流通市场、促进城乡消费、保障和改善民生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市积极构建完备的“枢纽+网络”物流体系,通过在县、乡、村三级铺设物流共配体系,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实现快递进村、特产出村,全方位促进我市仓储物流行业发展。
依托四平市英城公路客运站,我市市直74个建制村全部建成农村物流服务点,5个乡镇中农村物流服务站覆盖率即将达到80%,市级农村物流服务中心已经初步建成。目前,中国邮政四平共配中心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毕,已配备环形自动分拣机一套,自动摆轮系统一套,辅助胶带机一套,正在进行验收工作。中国邮政梨树县共配中心已投入运营,依托邮政、供销社、物流超市等基层物流网络设施,通过“邮快结合”“快快结合”等方式,全方面推进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快递服务通达率达到100%。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出发。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构建具有强大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的集成化国家物流政策平台体系,让物流产业真正成为我市振兴发展的新动能。